2017年5月7日晚,北京京剧院青年优秀古筝演奏家尚靖雅专场音乐会“筝戏华年——尚靖雅京剧•古筝音乐会”于国家大剧院晚7:30准时上演。
八一电影制片厂 吴俊全担任主持
开场曲目《万年欢》,尚靖雅在2013年根据同名曲牌及吴华先生创作的同名京胡独奏曲有感而作的古筝曲。体现筝韵,展现京味,传达了明朗欢快的情绪、表现了喜庆的场面。
《万年欢》
《万年欢》
“禅”乃梵语,静思之意。此曲采“乙反”调式,曲调流畅自然,一如天籁之音,高远绝俗,韵味隽永。乐曲运用箫、椰胡、磬及木鱼几件乐器通过精美别致的编配表现出寂静空灵的佛门意境,将人们带入那禅门禅心,静谧而诚灵的心境。
《禅院钟声》 《禅院钟声》 古筝:尚靖雅 箫:张凯强 椰胡:朱丹妮 打击乐:李凯文
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的鼓励下,京剧古筝曲《霸王别姬》于2012年开始创作,2016年首演于国家大剧院,作品以梅派经典剧目《霸王别姬》为基础,将古筝与唱腔、念白、“剑舞”相融合。作品借鉴了京剧《霸王别姬》中“南梆子”、“楚歌”、“十面埋伏”、“夜深沉(剑舞)”等元素。首次将传统梅派经典唱腔与古筝独有音色结合,以古筝表现虞姬的内心世界,京剧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和声腔来表现外在的虞姬形象,合二为一,这种艺术形式对于京剧艺术和古筝艺术都是一种新的探索,也是对于梅先生创新精神的敬仰与继承。
《霸王别姬》 古筝作曲:尚靖雅
《月满庭》是一部多种中国传统因素与西方音乐技术相融合的作品。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月下独酌》(张磊作曲),在此音乐素材的启发下,作品探索了古筝艺术与京剧艺术、西方管弦乐艺术与中国音乐风格的融合。
《月满庭》——筝与乐队(首演)
《月满庭》——筝与乐队(首演)
杨派名剧《文昭关》,取材于小说《东周列国志》。讲述的是伍子胥被楚平王捉拿,行至昭关受阻,被隐士东皋隐藏在家中多日,一筹莫展,须发尽白,最终过关的故事,是杨宝森派的代表剧目。
京剧《文昭关》
京剧《文昭关》“一轮明月照窗前”选段
《贵妃醉酒》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的经典代表剧目之一。这首古筝伴唱作品,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唱腔和京胡音乐,加入了古筝伴奏,别有韵味,同时传达了表演者对梅兰芳先生艺术追求的敬慕之情。
《贵妃醉酒》选段
《贵妃醉酒》选段
《贵妃醉酒》选段
《醉·百花亭》是青年古筝演奏家尚靖雅音乐会委约作品。该作品脱胎于京剧《贵妃醉酒》的四平调唱腔旋律,是一首以古筝为主奏乐器,洞箫与打击乐器作为辅奏的室内乐作品。全曲以引子(忆),四平调,醉酒,尾声组成。“百花亭”即是贵妃醉酒故事中的主要场景。这首作品不仅表达了作曲家对梅派艺术的由衷赞颂,也表现出了演奏者尚靖雅对京剧《贵妃醉酒》所传递出的戏曲艺术美感的敬意与眷恋。
《醉·百花亭》(首演)
《醉·百花亭》(首演)
自古以来,冰火乃不相容,作曲家方岽清这部以“冰&火”为主题的作品,通过奇妙的音响,对晶莹剔透、理性孤傲却带一丝寒气的坚冰,和如同血液一般鲜红的熊熊热焰之间的刻画、对比、碰撞、溶合……从而达到冰与火两者在艺术上对立又统一的至高聆听境界。
《冰火之舞》
《冰火之舞》
《冰火之舞》
音乐会结束后,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来自北京京剧院的杨少彭(优秀杨派老生)、尚雅静、栾冰洋(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教师)和北京京剧院京剧打击乐手李阳、罗建军、温永祥、李辰光,为观众加演一首《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
音乐会结束大合影
青年古筝演奏家 尚靖雅接受中国古筝网采访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教授 周望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钱茸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黄枕宇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古筝教师 苏畅
本场音乐会融合了中国国粹和传统音乐,古筝与京剧结合的创作,不仅仅是两种搞艺术形式的碰撞,更是两种文化意识与形态的新探索!作为古筝与京剧相结合的第一人,青年古筝演奏家尚靖雅表示,将古筝与京剧相融合的艺术尝试,正是对于梅先生创新精神的敬仰与继承,也是对自己深爱的艺术的一种探索,会把对音乐的执着、对艺术的热爱作为终生的追求,努力真正肩负起这份对民族音乐发展的责任,同时她也希望能为喜欢传统、喜爱古筝的朋友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新闻来源:子倚/中国古筝网) |